电商平台

CN
EN 免费试用
MR30分布式IO
适配器/耦合器
数字量输入模块
数字量输出模块
模拟量输入模块
模拟量输出模块
工艺模块
通讯模块
基座单元模块
MR20一体式IO
数字量输入模块
数字量输出模块
模拟量模块
混合模块
MBox20边缘计算网关
MBox20明达云网关
MBox20边端通用网关
MG协议转换器
串口协议转换器
分体式协议转换器
工业软件
明达云
明达IIoT工业物联网平台

电商平台

CN

/

EN

新闻中心

行业资讯

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
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MR30分布式IO在铸造造型环节的应用

MR30分布式IO在铸造造型环节的应用

发布时间:2025 - 10-09
作者:本站
浏览量:14

铸造造型作为铸件成型的核心工序,其砂型紧实度、型腔尺寸精度及生产连续性直接决定铸件质量与产线效率。某重型机械铸造企业引入MR30分布式 IO 后,通过对造型环节关键设备的精准控制与数据采集,将砂型合格率提升12%,造型工序停机时间缩短30%,有效解决传统造型工艺中控制滞后、故障排查难、布线复杂等痛点,为铸造造型环节的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撑。​

​项目背景​

该企业主营大型工程机械铸件(如挖掘机配重、变速箱壳体),造型环节采用全自动水平分型射压造型机,配套砂处理系统、模具定位装置及型砂输送线。此前,造型环节采用传统集中式 IO 控制方案,因车间粉尘浓度高、设备振动频繁,集中式 IO 柜内接线端子易氧化松动,每月平均因接线故障导致停机 4-5 次,每次维修需拆解柜体、排查线路,耗时长达 2-3 小时,严重影响生产进度。同时,传统方案无法实时采集型砂紧实度、射砂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,仅能通过人工抽检判断砂型质量,导致不合格砂型流入浇注环节后,铸件废品率居高不下。​​

工艺介绍​​​

造型环节主要分为 “砂型制备 - 射砂紧实 - 模具开合 - 砂型转运” 四大步骤:​

砂型制备:砂处理系统将原砂、粘结剂、固化剂按比例混合,经输送皮带送至造型机砂斗;​射砂紧实:造型机射砂阀开启,压缩空气将型砂射入型腔,随后压实缸加压紧实型砂,保压15-20秒;​模具开合:模具定位油缸推动动模与定模合模,确保型腔对齐,砂型成型后开模,顶出机构将砂型顶至输送线;​砂型转运:输送线将砂型送至下芯工位,同时空砂箱返回造型机循环使用。​

造型环节对自动化控制具有核心需求,包括​抗恶劣环境能力、​高精度参数采集​、多设备协同控制等。​

MR30分布式 IO具体应用方案​​

根据造型环节设备分布与控制需求,采用 “1 个主站 + 4 个分布式从站” 架构,具体配置包括:​选用 MR30-PN耦合器,安装于造型机电气柜内,通过 Profinet 协议与 PLC(西门子 S7-1200)通信,负责数据汇总与指令下发。​

从站 1(砂处理系统):部署MR30-08AI-I4W模拟量输入模块(采集砂斗料位、型砂混合比例)与 MR30-16DI 数字量输入模块(监测砂处理电机运行状态),安装于砂处理系统旁的防水防尘箱内;​从站 2(造型机射砂单元):配置 MR30-08AI-I4W 模块(采集射砂压力、紧实度传感器信号)与 MR30-08DO 数字量输出模块(控制射砂阀、压实缸电磁阀),直接安装于造型机机身(通过减震支架固定,减少振动影响);​从站 3(模具定位单元):采用 MR30-TM-2CNT模块(采集模具定位油缸位移信号)与 MR30-08DO 模块(控制定位油缸伸缩),安装于模具侧面防护壳内;​从站 4(输送线单元):配备 MR30-16DI 模块(监测砂型到位信号、输送线电机温度)与 MR30-08DO 模块(控制输送线启停、急停),沿输送线每隔 5 米部署 1个信号采集点。​​

应用成效

MR30 分布式 IO 在铸造造型环节的应用,成功解决了传统集中式 IO 方案在恶劣环境下可靠性低、控制精度不足、故障排查难等问题,通过模块化部署、高精度采集与快速协同控制,实现了造型环节 “质量提升、效率提高、成本降低” 的三重目标,验证了其在铸造行业复杂工况下的适配性与实用性。​​

通过 MR30 分布式 IO 对型砂紧实度、射砂压力的精准控制,砂型型腔尺寸偏差从 ±0.3mm 缩小至 ±0.15mm,不合格砂型率从 15% 降至 3%,下游浇注环节的铸件废品率从 8.5% 降至 2.3%。;造型环节停机时间从每月 4-5 次、每次 2-3 小时,降至每月 1-2 次、每次 25 分钟,月有效生产时间增加约 10 小时。​

另外,MR30 分布式 IO 采用模块化设计,故障时仅需更换单个模块,年维护成本降低 60%;另一方面,分布式布线减少车间电缆用量,布线成本节省 56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