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行业资讯
造纸行业高效控制的新引擎,开启降本增效智造时代
在造纸行业,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始终是企业的核心命题。随着全球市场对纸品质量要求日益严苛,以及能源、人力成本的持续攀升,传统造纸产线依赖集中式PLC的控制模式逐渐暴露出响应滞后、维护复杂、能耗高等瓶颈。如何实现产线控制的精准化、柔性化和智能化,成为造纸企业破局的关键。明达技术MR30分布式IO模块的引入,正为这一难题提供创新解法,推动造纸行业迈入高效智造新阶段。

传统控制之痛:
传统造纸设备通常采用“集中控制+长距离布线”架构,所有传感器、执行器的信号需通过冗杂线缆汇总至中央PLC处理。这种模式在高速连续生产的纸机中弊端凸显:
信号延迟与干扰:长距离传输导致关键参数(如烘缸温度、纸浆浓度)反馈滞后,影响质量控制;
布线成本高昂:数千米电缆的铺设与维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;
扩展灵活性差:产线升级需重新布线,停机改造成本高;
故障排查困难:单点故障可能引发全线停机,损失巨大。
分布式IO模块通过“边缘计算+网络化部署”革新控制模式,将信号采集与处理功能分散至设备近端,形成“大脑(PLC)+末梢神经(IO模块)”的敏捷控制网络,直击传统架构痛点:

毫秒级响应,品质控制再升级
分布式IO模块直接嵌入制浆、流送、压榨、干燥等工艺环节,实时采集纸幅厚度、湿度、张力等数据,并通过工业以太网(如Profinet、EtherCAT)与主控系统高速交互。以干燥部为例,模块可动态调节各烘缸蒸汽阀门开度,实现±0.5%的湿度控制精度,显著降低断纸率,提升成纸均匀性。
模块化部署,降本增效立竿见影
布线成本削减60%以上:就近安装减少90%信号电缆,支持菊花链串联,节省桥架空间;
快速扩展无忧:新增设备只需接入IO模块,无需改造主干网络;
运维效率提升:模块状态远程诊断,故障定位时间缩短80%,支持热插拔更换,停机损失近乎为零。
能效优化,绿色智造新标杆
通过MR30分布式IO模块的实时能耗监测与智能分析,造纸企业可精准识别高耗能环节。例如,在复卷机环节,模块联动变频器实现按需供能,避免空载损耗;在制浆系统,动态调节电机转速匹配生产节奏,综合节能达15%以上,助力企业达成“双碳”目标。
落地实践:某龙头纸企的数字化转型样本
国内某年产50万吨包装纸企业引入分布式IO解决方案后,实现全链路控制升级:
效率提升:换辊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8分钟,设备综合效率(OEE)提高22%;
成本优化:年度维护成本降低40%,蒸汽能耗下降18%;
品质跃迁:产品瑕疵率由0.5%降至0.18%,客户投诉率下降67%。
在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,MR30分布式IO模块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企业构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。它以前沿的架构设计、极致的响应速度与灵活的扩展能力,助力造纸企业打破效率天花板,重塑生产价值链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,唯有以创新技术为锚点,方能驭浪前行,赢得先机。